4月22日,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2025年省市级创新创业大赛校级选拔赛决赛在明德楼报告厅举行。本次赛事紧密对接专业教学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课程赋能—赛事实战—成果转化”的闭环培养模式,生动展现了职业教育“课赛融合、专创融合”的教学创新成果。
赛前培训嵌入教学模块,构建“理论+实践”双育体系
决赛筹备阶段,创新创业学院将“创业计划书撰写”纳入《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模块化教学内容,由学院院长侯亚辉教授担任主讲,开展为期2周的赛前强化培训。作为教育部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国家高级就业指导师,侯亚辉教授结合课程标准,针对“商业画布设计”“市场可行性分析”“财务数据建模”等教学重点,通过案例拆解、分组研讨、模拟路演等互动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创业项目的实践方案。培训期间,各团队同步完成《创业计划书》初稿,实现“课程作业即参赛作品”的教学转化,累计收集有效商业策划案23份,其中17份入选校级复赛,充分体现课程教学与赛事筹备的深度衔接。
参赛项目对标专业培养目标,展现“学训赛创”一体化成效
晋级决赛的17个项目中,70%以上与学校重点专业群(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等)形成学科呼应。例如,新能源专业团队项目《光伏储能一体化》,依托《动力电池管理技术》《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设计》等核心课程知识,提出“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团队项目《“证在路上”驾考帮》,结合《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开发智能化驾培服务系统,实现“专业课程内容—行业真实需求—创业项目设计”的有机统一。参赛学生普遍反馈,备赛过程中需综合运用《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运营》《财务管理》等多门课程知识,有效提升了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真正实现“以赛促学、以学促用”。
评审环节融入教学评价,打造“双向反馈”育人机制
赛事评审组由校内专业导师与行业专家共同组成,创新创业学院院长侯亚辉、就业处处长夏杰平、执行院长谢海等评委,从“项目技术创新性与专业契合度”“商业模式可行性与课程知识转化度”“团队协作效能与实践教学目标达成度”三个维度建立评价体系。在答辩环节,评委针对《椒富未来》项目中“农业物联网技术在种植产业的应用”,现场关联《物联网技术应用》课程的教学重点,提出“加强传感器数据采集模块与专业实训设备对接”的改进建议;针对《“柠”在他乡》项目的农产品电商运营模式,结合《网络营销》课程中“直播电商”教学模块,指导团队优化“地域文化IP与产品品牌联动”策略。此类点评不仅为项目优化提供方向,更反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更新,推动形成“赛事评价—教学改进—课程升级”的良性循环。
赛后培育纳入教学延伸,完善“全周期”创新创业培养链
大赛结束后,学校将获奖项目纳入《创新创业实战》选修课案例库,其中一等奖项目《椒富未来》被列为“产教融合特色案例”,进入创新创业学院专业教学案例库。同时,创新创业学院启动“教学导师+企业导师”双轨培育机制,侯亚辉教授领衔的教学团队将为省赛备赛项目开设《商业计划书深度优化》《路演技巧提升》等定制化课程,同步对接本地科技企业开展项目孵化指导。据悉,学校已将创新创业赛事成绩纳入学生学业评价体系,进一步强化“以赛促教”的制度保障。
本次赛事是学校落实《四川省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措施》的关键举措,更是学校构建“专业教育为基、创新创业为翼”教学体系的生动缩影。通过将赛事作为教学改革的“试金石”,学校不仅检验了“课赛融合”教学模式的实效性,更探索出一条“教学内容项目化、实践教学场景化、能力培养综合化”的职业教育创新路径。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综合育人机制,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在目标、内容、资源、评价等维度的深度耦合,为培养“精技术、善创新、能创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坚实基础。(文/杨浩宇)(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本文链接: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以赛促教深化创新创业教学改革 构建“课赛融合”育人新范式http://www.llsum.com/show-1-41438-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黑芝麻智能与英特尔达成战略合作,联合发布舱驾融合平台
下一篇: 极兔云仓参加第八届跨境电商物流趋势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