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伍素文 广州报道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演进及对千行万业的融合赋能,一场科技产业盛宴正加速到来。在广州天河,这个拥有全市最多人工智能企业、最大人工智能应用产业规模的经济大区,AI浪潮涌动间,大批智能科技成果涌现。
天河何以成为AI潮涌的沃土?“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如何涵养?近日,天河区组织人工智能产业媒体调研行活动,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随团走进多家企业,感受该区人工智能产业的脉搏跳动,探究其竞逐AI产业高地的底气和密码。
夯实人工智能技术底座
当前,天河区正加快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先行示范区,力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400亿元。
由龙头企业引领,天河在AI产业发展上一方面夯实产业基础,在算力、数据要素等方面强化保障,一方面开展硬核创新。广州数字科技集团(简称“广州数科集团”)以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为主业,前身可追溯至我国最早布局的部属军工电子骨干企业之一,深耕电子信息制造业近70年。
走进广州数科集团的科技交流中心,犹如打开了数字科技的“百宝箱”,从航空航天模拟仿真空间到自研钞票识别现金循环机芯、掌静脉识别器、智能灯杆等,各类新技术、新产品勾勒出集团的重点优势板块,也看出其近年在AI上的大力布局。
“1985年天河建区,同年我们正式下放到广州成为市属国企,40年来经历企业转型、更名到如今成为支撑广州数字经济的龙头企业,我们坚持以技术竞争力打造市场竞争力,也在天河和其他区不断孵化新企业。”广州数科集团总经理助理、科技管理部部长邓家青表示。
据介绍,广州数科集团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aiCore System为核心,全面布局“通信、数据、算法、算力、场景”五大数字要素。在算力建设方面,集团是广州市公共算力中心的投资、建设、运营主体,同时打造了算力指挥调度平台,统筹广州市5000p算力。在数据要素方面,成立了广州数据集团,获授权运营广州市公共数据。在大模型方面,已开发三个成熟应用的垂类大模型,为垂直领域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
而在集团总部的不远处,由广州数科集团与广州轻工集团合作开发的中国人工智能(广州)产业园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预计在近三年内全面封顶,未来打造成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总部基地和技术转化示范中心,带动产业集聚和产业孵化。
邓家青表示,接下来广州数科集团将以广州数字科技重点实验室为重要抓手和载体,同时把集团200多家企业分别设置算力、数据、生态创新、应用场景和核心技术算法5大类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推进各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研发,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创新动力。
在天河智慧城,2015年成立的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移互联网”),是中国移动面向互联网领域设立的专业子公司。利用中国移动的规模、能力、体系优势,与中国移动的网络、技术、数据相融合,中移互联网近年来将AI技术深度融入核心业务,打造了一系列AI特色应用。
调研现场,一款云端运行的虚拟手机吸引了许多目光。这台内嵌AI助手与汇聚海量AI工具的手机,通过在云端虚拟原生手机操作系统,将存储、计算、渲染能力全部迁移到云上,一台手机即可变身多台。作为实体手机的延伸,云手机同样可以打电话、下载应用、社交聊天。
此外还有5G消息、5G新通话、移动云盘、超级SIM安全产品……这些聚焦市场需求,融合最新数字技术的应用,展示了中移互联网面向算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布局。其推动“号、卡、云、消息、通话”快速跃迁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并融合打造个人云服务基座、信创安全基座、超大AI应用基座,不断延展生态新边界。
目前,中移互联网有6个产品规模过亿,3个产品进入行业第一阵营,聚焦互联网、电商物流、金融、党政等重点行业深度开展业务合作。
天河拥有26所高等院校,拥有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华南理工人工智能研究院、广东省人工智能及物联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1个高端科研平台。中移互联网还参与了多个国家级项目,发挥产学研用价值,与国家超算中心、省政数局、高校院士团队等多家单位开展科研合作。
形成AI+千行万业示范效应
从汇量科技的办公室往外看,其所在的天盈广场与远处的琶洲隔江相望。该公司以“AI+大数据+机器学习技术广告平台”为核心竞争力,致力于为全球出海开发者实现增长获客、商业化变现、数据分析。
“我们积极拥抱AI,尤其是坚定和践行工业化AI,如今已从其带来的效率提升上获益。”汇量科技联合创始人暨高级副总裁马力说,目前公司合作的上下游开发者超过1万家,每天触及到的活跃设备数超35亿家,覆盖公司流量所能触达的250+个国家和地区。
2013年,马力与朋友在琶洲的居民楼里创立了汇量科技,次年公司获得融资,搬到了天河科韵路软件园,从此扎根天河。与刚搬来时相比,如今汇量科技的员工从20人增长至近1000人,公司营业额翻了200倍,并入选了广州“独角兽”创新企业、中国互联网企业50强。
纵观广州乃至全国的IT产业版图,天河都有一席之地。天河软件信息业占据地区经济半壁江山,从科韵路、天河智慧城到如今的金融城板块走出不少行业领军企业,形成了全链条生态。
“在这里,我们作为中间平台的链接作用,与上游大型科技企业合作,又用自己的商业模式反哺大大小小的开发者。产业配套完善,是我们将中国总部一直放在天河的主要原因。另外,得益于天河互联网行业的高人才密度,众多高校齐集,足以支撑起我们对人才的需求。”马力表示。
与此同时,AI改写技术研发范式、重构产业逻辑、带动新增长点的故事也在其他企业上演:极飞科技将农业无人机与AI技术深度融合,其产品亮相第137届广交会首设的服务机器人展区,立即收获境外采购商的订单;小鹏的人形机器人在2025上海车展赚足眼球,已进入工厂实训阶段,计划2026年规模化工业量产;佳都科技持续优化大模型技术体系,2024年其智能交通业务新签订单创近三年新高……
统计数据显示,天河区在人工智能领域有规上企业超100家,2024年营收约360亿元,增速13.5%,占全区软件业的比重达15%。一些企业表现出强劲的创新能力,当中涌现出广州独角兽1家、未来独角兽5家,佳都科技、九四智能、玄武云科技等10家企业入选2024年广东人工智能风云榜名单。当前广东剑指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不少成果来自天河企业的溢出。
这样的成绩并不意外。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兰建平在总结杭州经验时曾称,打造数字化浪潮中的创新土地,除了数字基因、耐心资本、人才森林,还要注重完善“科创-孵化-场景-产业”的创新全链条。观照天河,近年来在政策、场景、基建、产学研、创业孵化、人才招引、金融赋能等方面,围绕壮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同向发力,为天河“12126”产业体系强化支撑。
譬如,近日天河启动了2025年天河区AI应用场景“揭榜挂帅”项目,相关部门充分摸查各类主体在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有机嵌入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需求,为千行百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及人工智能企业汇集订单资源,搭建供需对接平台,配套技术专家和政策支持。天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让每个有价值的创新想法都能获得破土而出的机会”。
“大企业总是容易把聚光灯吸引过去,但从我自身从业的角度看,在广州尤其是天河发展游戏类产业和工具类产业,‘小而美’的初创型公司并不一定比杭州少。”马力认为,在这样一片沃土,未来5年内诞生非常吸引注意力的AI公司,一点也不意外。
本文链接:AI潮涌的天河密码:基建底座与硬核创新两手抓,形成AI+千行万业示范效应http://www.llsum.com/show-1-41513-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