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 主题色

国内首辆分布式电驱动飞行汽车亮相

2025-01-02 09:50:24 来源: 科技日报

2025年1月1日,东南大学发布了由其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国内首辆分布式电驱动飞行汽车——“东大·鲲鹏1号”。该飞行汽车是国内首辆全轮转向全轮驱动、四轴八桨构型飞行汽车,也是江苏省首辆陆空一体飞行汽车。t1v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东大·鲲鹏1号”整机尺寸为2.1×1.2×1.5米,最大起飞重量为500千克,飞行续航时间≥20分钟,最大飞行高度≥300米;其地面运动模式基于四轮毂分布式电驱动系统,电液复合制动,最高时速可达60千米。t1v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这款陆空一体的飞行汽车以汽车为主要载体,而非当下以无人机为主技术路线。它可以在地面行驶与飞行移动间随意切换。”该项目负责人、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殷国栋介绍,传统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不具备地面移动能力;而“东大·鲲鹏1号”为陆空一体构型,兼具地面运载装备的快速移动与空中运载装备的灵活移动能力。同时,“东大·鲲鹏1号”集多项创新技术于一身,突破了陆空一体化车身结构拓扑优化、动力系统全域冗余机制、多模态交互数字化座舱、跨域共用多维数据融合、陆空分布式电驱动系统以及双阿克曼协同转向等关键技术。t1v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东大·鲲鹏1号”续航主要依靠大功率动力电池。项目团队成员庄伟超说,团队还开发了增程式航空电推进系统,相比现有纯电池驱动系统,具有大功率、长续航、高可靠等特点,飞行续航时间有望突破2小时,将在下一代陆空一体飞行汽车上应用。t1v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殷国栋表示,团队致力于探索未来交通出行的新模式,希望通过这一创新成果,为未来的交通出行提供更多可能,并在低空经济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t1v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2025年1月1日,东南大学发布了由其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国内首辆分布式电驱动飞行汽车——“东大·鲲鹏1号”。该飞行汽车是国内首辆全轮转向全轮驱动、四轴八桨构型飞行汽车,也是江苏省首辆陆空一体飞行汽车。t1v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东大·鲲鹏1号”整机尺寸为2.1×1.2×1.5米,最大起飞重量为500千克,飞行续航时间≥20分钟,最大飞行高度≥300米;其地面运动模式基于四轮毂分布式电驱动系统,电液复合制动,最高时速可达60千米。t1v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这款陆空一体的飞行汽车以汽车为主要载体,而非当下以无人机为主技术路线。它可以在地面行驶与飞行移动间随意切换。”该项目负责人、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殷国栋介绍,传统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不具备地面移动能力;而“东大·鲲鹏1号”为陆空一体构型,兼具地面运载装备的快速移动与空中运载装备的灵活移动能力。同时,“东大·鲲鹏1号”集多项创新技术于一身,突破了陆空一体化车身结构拓扑优化、动力系统全域冗余机制、多模态交互数字化座舱、跨域共用多维数据融合、陆空分布式电驱动系统以及双阿克曼协同转向等关键技术。t1v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东大·鲲鹏1号”续航主要依靠大功率动力电池。项目团队成员庄伟超说,团队还开发了增程式航空电推进系统,相比现有纯电池驱动系统,具有大功率、长续航、高可靠等特点,飞行续航时间有望突破2小时,将在下一代陆空一体飞行汽车上应用。t1v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殷国栋表示,团队致力于探索未来交通出行的新模式,希望通过这一创新成果,为未来的交通出行提供更多可能,并在低空经济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t1v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本文链接:国内首辆分布式电驱动飞行汽车亮相http://www.llsum.com/show-2-9966-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AI让100部经典香港电影“焕新”

下一篇: 黄河干流海拔最高水电站玛尔挡水电站全部机组并网发电

热门资讯

  • 未来,政企深度用云需要一朵怎样的“云”?

    随着历史的车轮驶入2024年,大模型、AIGC等话题引发广泛热议,云计算与AI技术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合趋势,就如同寒武纪的生物大爆发,激发着各行各业

  • 迄今最大三维宇宙地图发布

    国际天文学家团队绘制了迄今最大的三维宇宙地图,记录了大约130万个活跃类星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位置。它将成为探测类星体、暗物质晕和超大质量黑洞

  • 英伟达发布AI“超级芯片” 自称“非常、非常强大”

    据法新社3月18日报道,周一,美国半导体巨头英伟达公司发布了其最新型号的电子芯片,这些芯片旨在支持人工智能(AI)革命,英伟达正努力巩固其作为人工智能领

  • 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发射

    3月20日8时31分,探月工程四期鹊桥二号中继星由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升空。火箭飞行24分钟后,星箭分离,将鹊桥二号中继星

  • 培生2023年财报业绩超出预期,持续加码数字产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北京报道 近日,全球教育集团培生(NYSE:PSO)公布2023财年财报。2023财年,培生的销售额为36.74亿英镑(下同),同比下降4%,但基

  • 国家工程师丨锻造能“听”清眼疾的高精设备

    眼眸深邃似海、璨如星河,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眼科诊疗技术研发团队(以下简称“团队”)正是眼眸“侦探”。该团队不久前被授予“国家卓越

  • AI伴侣能否带来亲密关系

    自2023年以来,人工智能的“触角”已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人工智能+情感”的赛道正悄然崛起。目前,国内外已经出现了多款较为成熟的AI伴侣应

  • 多层人造皮肤18天内长成

    美国和法国的科学家联合团队借助新的3D打印技术,开发出一种多层人造皮肤,只需18天即可长成。这种仿真皮肤可用于提升护肤品测试效率,并催生更好的皮肤

  • 我国成功发射云海二号02组卫星

      我国成功发射云海二号02组卫星  中新网北京3月21日电(马帅莎 曹译 张艳)北京时间2024年3月21日13时2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远征三号上面

  • 新疆:南山26米射电望远镜4Gbps宽带VLBI联测首获成功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获悉,近期南山26米射电望远镜在参与欧洲VLBI网组织的联测中,首次成功运用4Gbps宽带、高码率VLBI技术获得干涉条纹。相较

  • 首批未来产业创新成果惊艳亮相

    全球首台无细胞蛋白质合成生物反应器、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洪荒70)、64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深海可燃冰探采重载作业机

  • 中广核:用创新技术提升核电站“智”力

    在近日开幕的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上,中国核学会理事会党委书记、理事长王寿君表示,中国内地现有在运核电机组55台、居全球第三;在建核电机组26台,保持

推荐资讯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