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 日夜间
    随系统
    浅色
    深色
  • 主题色

从举头望明月 到向着宇宙深处进发

2025-04-22 08:43:42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展览: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开展:2025年4月1日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近日,“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在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展出,上百件珍贵实物与图文史料首度集体亮相,这是探月工程20年系列活动之一。举头望明月,是数千年来古人探索月亮的方式,而在今天,我们通过遣嫦娥、送玉兔、搭鹊桥、赴广寒,终于把五星红旗插在月亮上,实现了这一千年梦想。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登月取样前,已仰望明月数千年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一个大大的模拟月球安置在展览序厅的中央,在它背后的玻璃柜里,安静地卧着一块来自月球的礼物——重达11.28公斤的陨石,这是现存中国境内最大的月球陨石。不知何时,它从天而降,捎来了38万公里之遥的那颗星球上的信息。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月球,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邻居”,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38万公里,是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月球不仅拥有丰富的稀有金属、水冰和氦等资源,还蕴藏着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的无穷奥秘,更是人类迈向深空的前哨基地和试验场。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因此,开展月球探测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为引人注目的体现。1959年,苏联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拉开了人类月球探测的序幕。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科学家便开展了前期的探索研究。2003年9月,国防科工委提出2020年前实现月球探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规划建议。2004年1月23日,国务院批准实施首次绕月探测工程,自此,中国探月工程正式启航。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这个工程拥有一个设计独特的标识,是一轮蓝色的新月。它以中国书法中草书的笔法勾勒出来,一双脚印踏在其间,象征着探索工程的最终目标——中国人登上月球。设计者一定也借鉴了红山玉龙,它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红山文化的代表玉器,距今已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这样就解释了标识为什么会在圆弧起笔处有意形成一个龙头的意象,它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圆弧的末端似草书的“飞白”,细看,原来白色的部分由一群展翅飞起的和平鸽构成,这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太空的美好愿望。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构成,与草书“月”吻合。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千百年来,中国人仰望月亮,产生了无限的遐想与美好的憧憬。先秦时期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在长诗《天问》中,对于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现象发问,其中有他对月的发问:“自明及晦,所行几里?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他问,月亮有着什么德行,竟能死了又再重生?月中黑点那是何物,是否兔子腹中藏身?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初唐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他借明月抒发了一种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宇宙意识。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古往今来,最喜欢将月的意象融入诗中的诗人无疑是李白。他借“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表明自己的雄心壮志。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展现了诗人在月光下的孤独与自怜。孤独的时候,月亮是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则是诗人对时间与生命的思索。不过,还是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最能触动古往今来中国人的内心。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绕、落、回”三步走成就梦想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2007年10月24日,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的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腾空。11月5日,嫦娥一号到达月球附近,实施近月点“刹车”。几分钟后,屏幕上显示嫦娥一号已经被月球引力精准捕获,绕月成功。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绕起来了,绕起来了!”指挥中心的大屏幕前,一片欢腾。这是中国探月零的突破,也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后,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一千年前苏轼感叹的“月有阴晴圆缺”被中国的航天人用精密的仪器拍摄到了。这台CCD立体相机,出现在此次展览的展厅。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嫦娥二号接棒嫦娥一号,作为“绕”阶段的接力者,于2010年10月1日启程,并比嫦娥一号缩短了7天进入预定轨道。因为这一次航天人员将嫦娥一号“甩链球”式轨道改为“掷标枪”式轨道,由运载火箭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这样就大大节省了飞行时间。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科研人员还为嫦娥二号卫星配备了多只“眼睛”,各司其职。嫦娥二号搭载了CCD立体相机、三台监视相机与一台降落相机,分别用于获取月表高分辨率立体图像,监视490N发动机、定向天线、太阳翼的工作状态,获取月表图像,验证后续任务软着陆技术。这一次的CCD立体相机拍摄了7米分辨率的全月球影像图,为后续发射的嫦娥三号提供了预设着陆区“虹湾”的高精度成像。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虹湾”位于月球正面,便于保持连续测控与通信。这里纬度低,光照条件较为充足,温差小,满足热控要求,有利于嫦娥三号的生存与活动。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许多观众都会对展厅中裹着“金银外衣”的设备倍感好奇。这些是热控涂层,就像一层“防晒霜”,能有效抵御超过300摄氏度的月表温差,保障探测器长期在极端高低温环境下正常运行。金色外层材料具有隔热作用,银色的内层材料则负责散热。这就是月球探测器的“外衣”能够抵御极端温差的绝招。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落月,是嫦娥三号任务中最重要的一环。月球表面无大气,无法利用气动减速的方法着陆。科研人员为此专门设计出7500牛变推力发动机,破解了着陆减速的难题,保障“三姑娘”顺利踏上了月宫。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嫦娥三号成功实现软着陆,同时带了玉兔号月球车。由于车上配备的锂离子蓄电池组不足以维持长达14天的能源需求,玉兔号需要在月夜期间进行休眠。当太阳升起,“玉兔”再通过自身的休眠唤醒系统苏醒,开启工作。玉兔号的“脚”采用了筛网轮技术,其金属丝网轮胎拥有强大的抓地力和出色的耐热及耐寒性能。玉兔号利用“红外眼”设备,在超声电机精确操控下,对月球表面进行精确成像和成分分析。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后面轮到嫦娥四号挑战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实现月背着陆。迄今为止,人类还从未实现过。最大的难关是从地球上无法看到月球背面,需要通过“盲降”实现软着陆。嫦娥四号在月背着陆时,地球任何通信手段都无法直接联系,为此,科研人员设计了能起到“牵线搭桥”作用的鹊桥中继星,成为了地月之间通信的“中转站”。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因此在发射嫦娥四号之前,须先派遣鹊桥中继星打前站。2018年5月21日,鹊桥中继星成功发射,于6月14日进入预定轨道。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包括着陆器与巡视器)成功发射。2019年1月3日,它成功着陆在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冯·卡门撞击坑内。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巡视器实现成功互拍。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这次的月球车为玉兔二号,比玉兔一号又“进化”了一步。它的自主性更强,能够根据光照条件自主进入休眠状态,并在唤醒后自主设置进入稳定的工作状态。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回”,是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收官阶段,同时要实现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安全返回地球。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启程探访月宫,首次开启中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12月1日,着陆上升组合体着陆在月球风暴洋吕姆克山区西北部预选着陆区,通过钻取和铲取两种方式采集月壤。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嫦娥五号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四部分组成,每部分都配备了独立的推进系统,使得嫦娥五号能够在不同的任务阶段获取精确的动力支持。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取样成功后,嫦娥五号按照地球上的指令,经过起飞上升和交会对接等一系列极为复杂的关键动作后,其返回器于12月17日携带1731克月球样品成功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实现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科学家从嫦娥五号带回的样品中研究发现了第六种月球新矿物“嫦娥石”。展厅中有图片展示,是一块呈棒状的几何形透明结晶体,非常漂亮。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中国航天人再接再厉,于2024年5月3日发射了嫦娥六号,去到月球背面获取月壤。6月4日,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成功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填补了人类获取月球背面样本的空白。这是中国在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征途上所取得的又一个标志性成果,是中国探月工程的重要里程碑。面向未来,探月工程将会继续走向纵深,进一步实施嫦娥七号、八号任务,推动鹊桥通导遥综合星座系统建设,规划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等。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遣嫦娥、送玉兔、搭鹊桥、赴广寒,古老神话与当代科技在中国人这场远征月球的壮举中得到了完美的融合。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天文上的探索与文化上的追寻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六号,五星红旗始终是标配。展厅中的那一抹亮丽的中国红始终迎接着观众欣喜而热切的目光。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其中有一面国旗格外特别,它是用玄武岩制成的五星红旗。这上面又包含着一项中国人的高科技——科研人员首先将玄武岩粉碎、融化,再拉成头发丝直径三分之一的细丝,把它纺成线,用专门的机器织成特殊的布料,做成“石头版”国旗。这样的织物国旗耐低温,抗高温,抗辐射,从而确保五星红旗在月面永不褪色。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当然,每次发射直播时,守在屏幕前的亿万中国人最为激动的时刻,是看着长征火箭在巨大的助推力下升腾而起,火箭最上端的五星红旗一往无前,向茫茫的太空义无反顾地冲去。本次展览也将运送嫦娥系列探测器的“功臣”做出集体展示。碍于展厅的高度,由长征火箭的替身出场。1:25的模型一字排开,也是雄赳赳气昂昂的姿态。由说明牌上的介绍可知,不同型号的火箭担负着不同的运送任务。比如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高约50米,起飞质量约360吨,起飞推力约480吨,曾发射鹊桥二号中继星。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说到“鹊桥”这个名字,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每年的七夕节,就是为了庆贺牛郎与织女一年一会而设。如今,中国航天人将民间神话故事转化为中继星的名字,而且名副其实,中继星的功能就是建立嫦娥探测器与地面测控站之间的联系。“鹊桥”的内涵在航天高科技中得到了彰显。当嫦娥奔月、玉兔捣药、鹊桥相会等与月球相关的古老民间故事与中国的探月工程巧妙相连时,我们不由得感慨,中国航天用几代人的辛勤汗水将漫天神话写进了现实。可以说,中国人的探月工程不仅仅是一次天文意义上的探索,更是一场文化意义上的追寻。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向着宇宙更深处进发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踏上月球只是中国人探索浩瀚宇宙的一个起点,更为宏大的计划在雄心壮志下渐渐显露端倪。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2020年7月23日的文昌航天发射场,担负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行星探测的启程。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成功软着陆于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上,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掌握火星着陆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天问一号在国际上首次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三大目标,成为中国深空探测领域交叉技术程度最大、创新程度最高的航天工程。火星取样并返回的项目将于2028年前后实施。接下来是2029年前后发射、2035年前后实现木星等巨行星探测,深化人类对木星系和行星际的科学认知。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在展厅的出口处,一只穿着雪白航天服的卡通大兔子双手托着下巴坐在返回舱上抬头仰望远方,大家纷纷上前与之合影留念。这只代表中国航天人的玉兔化身为地球的使者,驾驶着玉兔号月球车,在崎岖不平的月球表面行进。当它回首望向蔚蓝色的星球,那是它温暖的地球家园,而在它的身边,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广袤月球上,五星红旗闪耀着熠熠星光。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展览: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开展:2025年4月1日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近日,“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在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展出,上百件珍贵实物与图文史料首度集体亮相,这是探月工程20年系列活动之一。举头望明月,是数千年来古人探索月亮的方式,而在今天,我们通过遣嫦娥、送玉兔、搭鹊桥、赴广寒,终于把五星红旗插在月亮上,实现了这一千年梦想。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登月取样前,已仰望明月数千年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一个大大的模拟月球安置在展览序厅的中央,在它背后的玻璃柜里,安静地卧着一块来自月球的礼物——重达11.28公斤的陨石,这是现存中国境内最大的月球陨石。不知何时,它从天而降,捎来了38万公里之遥的那颗星球上的信息。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月球,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邻居”,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38万公里,是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月球不仅拥有丰富的稀有金属、水冰和氦等资源,还蕴藏着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的无穷奥秘,更是人类迈向深空的前哨基地和试验场。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因此,开展月球探测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为引人注目的体现。1959年,苏联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拉开了人类月球探测的序幕。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科学家便开展了前期的探索研究。2003年9月,国防科工委提出2020年前实现月球探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规划建议。2004年1月23日,国务院批准实施首次绕月探测工程,自此,中国探月工程正式启航。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这个工程拥有一个设计独特的标识,是一轮蓝色的新月。它以中国书法中草书的笔法勾勒出来,一双脚印踏在其间,象征着探索工程的最终目标——中国人登上月球。设计者一定也借鉴了红山玉龙,它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红山文化的代表玉器,距今已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这样就解释了标识为什么会在圆弧起笔处有意形成一个龙头的意象,它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圆弧的末端似草书的“飞白”,细看,原来白色的部分由一群展翅飞起的和平鸽构成,这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太空的美好愿望。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构成,与草书“月”吻合。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千百年来,中国人仰望月亮,产生了无限的遐想与美好的憧憬。先秦时期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在长诗《天问》中,对于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现象发问,其中有他对月的发问:“自明及晦,所行几里?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他问,月亮有着什么德行,竟能死了又再重生?月中黑点那是何物,是否兔子腹中藏身?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初唐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他借明月抒发了一种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宇宙意识。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古往今来,最喜欢将月的意象融入诗中的诗人无疑是李白。他借“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表明自己的雄心壮志。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展现了诗人在月光下的孤独与自怜。孤独的时候,月亮是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则是诗人对时间与生命的思索。不过,还是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最能触动古往今来中国人的内心。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绕、落、回”三步走成就梦想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2007年10月24日,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的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腾空。11月5日,嫦娥一号到达月球附近,实施近月点“刹车”。几分钟后,屏幕上显示嫦娥一号已经被月球引力精准捕获,绕月成功。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绕起来了,绕起来了!”指挥中心的大屏幕前,一片欢腾。这是中国探月零的突破,也是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后,我国航天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11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一千年前苏轼感叹的“月有阴晴圆缺”被中国的航天人用精密的仪器拍摄到了。这台CCD立体相机,出现在此次展览的展厅。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嫦娥二号接棒嫦娥一号,作为“绕”阶段的接力者,于2010年10月1日启程,并比嫦娥一号缩短了7天进入预定轨道。因为这一次航天人员将嫦娥一号“甩链球”式轨道改为“掷标枪”式轨道,由运载火箭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这样就大大节省了飞行时间。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科研人员还为嫦娥二号卫星配备了多只“眼睛”,各司其职。嫦娥二号搭载了CCD立体相机、三台监视相机与一台降落相机,分别用于获取月表高分辨率立体图像,监视490N发动机、定向天线、太阳翼的工作状态,获取月表图像,验证后续任务软着陆技术。这一次的CCD立体相机拍摄了7米分辨率的全月球影像图,为后续发射的嫦娥三号提供了预设着陆区“虹湾”的高精度成像。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虹湾”位于月球正面,便于保持连续测控与通信。这里纬度低,光照条件较为充足,温差小,满足热控要求,有利于嫦娥三号的生存与活动。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许多观众都会对展厅中裹着“金银外衣”的设备倍感好奇。这些是热控涂层,就像一层“防晒霜”,能有效抵御超过300摄氏度的月表温差,保障探测器长期在极端高低温环境下正常运行。金色外层材料具有隔热作用,银色的内层材料则负责散热。这就是月球探测器的“外衣”能够抵御极端温差的绝招。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落月,是嫦娥三号任务中最重要的一环。月球表面无大气,无法利用气动减速的方法着陆。科研人员为此专门设计出7500牛变推力发动机,破解了着陆减速的难题,保障“三姑娘”顺利踏上了月宫。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嫦娥三号成功实现软着陆,同时带了玉兔号月球车。由于车上配备的锂离子蓄电池组不足以维持长达14天的能源需求,玉兔号需要在月夜期间进行休眠。当太阳升起,“玉兔”再通过自身的休眠唤醒系统苏醒,开启工作。玉兔号的“脚”采用了筛网轮技术,其金属丝网轮胎拥有强大的抓地力和出色的耐热及耐寒性能。玉兔号利用“红外眼”设备,在超声电机精确操控下,对月球表面进行精确成像和成分分析。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后面轮到嫦娥四号挑战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实现月背着陆。迄今为止,人类还从未实现过。最大的难关是从地球上无法看到月球背面,需要通过“盲降”实现软着陆。嫦娥四号在月背着陆时,地球任何通信手段都无法直接联系,为此,科研人员设计了能起到“牵线搭桥”作用的鹊桥中继星,成为了地月之间通信的“中转站”。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因此在发射嫦娥四号之前,须先派遣鹊桥中继星打前站。2018年5月21日,鹊桥中继星成功发射,于6月14日进入预定轨道。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包括着陆器与巡视器)成功发射。2019年1月3日,它成功着陆在月背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冯·卡门撞击坑内。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巡视器实现成功互拍。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这次的月球车为玉兔二号,比玉兔一号又“进化”了一步。它的自主性更强,能够根据光照条件自主进入休眠状态,并在唤醒后自主设置进入稳定的工作状态。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回”,是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收官阶段,同时要实现月球样品自动取样并安全返回地球。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启程探访月宫,首次开启中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12月1日,着陆上升组合体着陆在月球风暴洋吕姆克山区西北部预选着陆区,通过钻取和铲取两种方式采集月壤。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嫦娥五号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四部分组成,每部分都配备了独立的推进系统,使得嫦娥五号能够在不同的任务阶段获取精确的动力支持。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取样成功后,嫦娥五号按照地球上的指令,经过起飞上升和交会对接等一系列极为复杂的关键动作后,其返回器于12月17日携带1731克月球样品成功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实现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科学家从嫦娥五号带回的样品中研究发现了第六种月球新矿物“嫦娥石”。展厅中有图片展示,是一块呈棒状的几何形透明结晶体,非常漂亮。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中国航天人再接再厉,于2024年5月3日发射了嫦娥六号,去到月球背面获取月壤。6月4日,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器成功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填补了人类获取月球背面样本的空白。这是中国在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征途上所取得的又一个标志性成果,是中国探月工程的重要里程碑。面向未来,探月工程将会继续走向纵深,进一步实施嫦娥七号、八号任务,推动鹊桥通导遥综合星座系统建设,规划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等。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遣嫦娥、送玉兔、搭鹊桥、赴广寒,古老神话与当代科技在中国人这场远征月球的壮举中得到了完美的融合。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天文上的探索与文化上的追寻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六号,五星红旗始终是标配。展厅中的那一抹亮丽的中国红始终迎接着观众欣喜而热切的目光。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其中有一面国旗格外特别,它是用玄武岩制成的五星红旗。这上面又包含着一项中国人的高科技——科研人员首先将玄武岩粉碎、融化,再拉成头发丝直径三分之一的细丝,把它纺成线,用专门的机器织成特殊的布料,做成“石头版”国旗。这样的织物国旗耐低温,抗高温,抗辐射,从而确保五星红旗在月面永不褪色。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当然,每次发射直播时,守在屏幕前的亿万中国人最为激动的时刻,是看着长征火箭在巨大的助推力下升腾而起,火箭最上端的五星红旗一往无前,向茫茫的太空义无反顾地冲去。本次展览也将运送嫦娥系列探测器的“功臣”做出集体展示。碍于展厅的高度,由长征火箭的替身出场。1:25的模型一字排开,也是雄赳赳气昂昂的姿态。由说明牌上的介绍可知,不同型号的火箭担负着不同的运送任务。比如长征八号运载火箭,高约50米,起飞质量约360吨,起飞推力约480吨,曾发射鹊桥二号中继星。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说到“鹊桥”这个名字,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每年的七夕节,就是为了庆贺牛郎与织女一年一会而设。如今,中国航天人将民间神话故事转化为中继星的名字,而且名副其实,中继星的功能就是建立嫦娥探测器与地面测控站之间的联系。“鹊桥”的内涵在航天高科技中得到了彰显。当嫦娥奔月、玉兔捣药、鹊桥相会等与月球相关的古老民间故事与中国的探月工程巧妙相连时,我们不由得感慨,中国航天用几代人的辛勤汗水将漫天神话写进了现实。可以说,中国人的探月工程不仅仅是一次天文意义上的探索,更是一场文化意义上的追寻。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向着宇宙更深处进发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踏上月球只是中国人探索浩瀚宇宙的一个起点,更为宏大的计划在雄心壮志下渐渐显露端倪。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2020年7月23日的文昌航天发射场,担负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行星探测的启程。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成功软着陆于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上,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掌握火星着陆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天问一号在国际上首次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三大目标,成为中国深空探测领域交叉技术程度最大、创新程度最高的航天工程。火星取样并返回的项目将于2028年前后实施。接下来是2029年前后发射、2035年前后实现木星等巨行星探测,深化人类对木星系和行星际的科学认知。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在展厅的出口处,一只穿着雪白航天服的卡通大兔子双手托着下巴坐在返回舱上抬头仰望远方,大家纷纷上前与之合影留念。这只代表中国航天人的玉兔化身为地球的使者,驾驶着玉兔号月球车,在崎岖不平的月球表面行进。当它回首望向蔚蓝色的星球,那是它温暖的地球家园,而在它的身边,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广袤月球上,五星红旗闪耀着熠熠星光。92L流量资讯——探索最新科技、每天知道多一点LLSUM.COM

本文链接:从举头望明月 到向着宇宙深处进发http://www.llsum.com/show-6-14965-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

上一篇: 爱上旧书店的理由

下一篇: 小的美,灵性的美,如画一般的美

热门资讯

  • 鄂尔多斯市首家智慧酒店开建,计划投资5亿

    据东胜商务微讯消息,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首家智慧酒店——康泰智慧酒店在东胜区全面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东胜区广场街南、科技街北、东环路东(汽车站南),占地面积17655.

  • 总投资约2.1亿元, 扬州仪征一轻奢民宿项目开工

    近日,枣林湾旅游度假区举行了“八村联兴”共富项目发布会暨枣林湖畔文化旅游发展公司少间轻奢民宿开工仪式。据了解,此次开工的少间轻奢民宿项目,包括亲子乐高主题IP的找你萌,摇

  • 东莞松山湖莞寓·中天金融园470套房源将于5月招租

      近日,东莞市安居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广东中天产城集团有限公司签署项目托管运营协议。根据协议,位于东莞松山湖的莞寓·中天国际金融园即将入市,可提供优质房源470套,租金100

  • 曲江文旅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收超4亿元

      4月28日,曲江文旅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显示,曲江文旅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01亿元,同比增长22.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1.51万元,同比大幅减少76.8

  • 四川多个景区官宣免门票优惠政策

      “五一”假期即将到来。近期,四川多个景区官宣了“劳模”免票政策.    九寨沟景区  2024年5月1日至5月5日,对持有地市州及以上人民政府颁发的“劳动模范”证书、政

  • 酒店分销技术商SiteMinder已接近收支平衡

    澳大利亚酒店分销与技术提供商SiteMinder公布2024财年第三季度财报,营收同比增长23.3%至4600万美元,主要得益于Demand Plus元搜索产品的强劲表现和用户基数的持续扩大。公司已

  • 韩国OTA平台InterparkTriple与Sabre合作打造AI个性化旅行体验

      近日,韩国在线旅游平台InterparkTriple与GDS公司Sabre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同利用Sabre开发的AI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旅行选择。 据悉,InterparkTriple是韩国大型

  • 浙江三部门联合开展餐饮酒店行业无线电业务规范专项行动

    4月29日,钱江晚报消息,为进一步规范餐饮酒店行业无线电频率、无线电台设置使用行为,维护良好电波秩序,促进行业合法合规经营、健康有序发展,近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浙江省商

  • 我们一起上春山

    人间美景四月天,草色青漫水如蓝。春日登山成了很多人迎接春天又锻炼体魄的最佳选择之一。有的人边走边吃,悠闲赏春花;有的人手脚并用,勇攀高峰成就满怀

  • 县域旅游:既有慢生活,也有性价比

    从携程等线上旅游平台发布的预定数据来看,今年“五一”期间的热门旅游县域中,既包括甘肃敦煌等历来较火的旅游目的地,也有江浙沪、京津冀等周边城市的

  • 吉林桦甸第二座五星酒店即将建成投用,总投资1.8亿元

    据江城日报消息,日前,地处吉林省桦甸市桦甸大街繁华路段的华宇国际酒店项目已完成主体封闭,全面进入内部装修阶段,预计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营业。这标志着桦甸市继白云国际酒店后

  • 金恪集团旗下多家度假酒店五一期间连续3天满房率100%

    滨州网消息,5月6日,金恪集团旗下度假酒店五一黄金周期间业绩报告出炉,多项指标增长率均创新高。5月1日-5日,集团旗下太仓艳阳度假酒店、桐庐溢美国际酒店、乌镇宜何度假·梵璞主

推荐资讯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