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4月22 日,由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与广东华欣材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欣材创”)联合举办的新品发布会在广东顺德举办。全球首台 20L 级等离子高能球磨设备正式被推出,该成果标志着粉末制备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也是华工与顺德实现校地合作孵化的典型代表案例之一。
解决传统机械球磨技术“痛点” 全球首台20L级等离子高能球磨设备亮相
在新能源、纳米材料等前沿领域,材料加工的效率与纯度不高一直是技术突破的“拦路虎”。传统机械球磨仅靠机械能,研磨耗时久、易引入杂质、材料活性差。2003年,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先进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团队开始自主研发等离子球磨技术,创造性将冷场等离子体引入机械球磨过程,实现“电-热-力”多场耦合的技术创新。经过20余年的不断创新与迭代,形成等离子球磨设备系列产品和专利技术。
“该设备首次成功实现大体积等离子放电,打破技术壁垒,为行业发展开辟新路径。”记者在现场看到,本次新推出的20L级设备,全程采用无氧操作模式,能够严格地控制粉末氧含量,保障材料纯度,满足高端材料制备需求。
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行业内首款大体积等离子高能球磨设备,20L级设备对等离子球磨技术的产业化推广具有标志性意义。该设备在技术层面展现的显著优势,还包括整机采用模块化布局设计,搭配自动化取粉和上料功能,极大提升了操作便捷性,显著优化用户体验;而全自研控制系统保障稳定,配备全自研控制系统,降低运行故障风险;在线监测与精准控制,保障生产过程高效、稳定。
此外,新发布的20L级设备将更多地应用于新材料的中试研发和小批量生产,在相关材料领域形成“技术突破-量产转化-产业升级”的高效闭环,推动我国新材料研发从“跟跑”向“领跑”跨越,加速国产高端材料替代进口。在全球新材料产业向高效、绿色升级之际,20L等离子高能球磨设备凭借“高效低耗、智能可控”的优势,成为材料制备科研、生产的关键装备,有力推动行业升级。公司表示,后续将拓展国际市场,让中国高端研磨装备技术走向全球。
校地合作加速科创企业孵化速度 打造科技成果转化标杆
如今,等离子球磨技术已在全国高校、企业广泛应用。目前,实验型设备已服务 100 余所知名高校、科研机构,支撑发表 SCI 论文100 余篇、申请专利 160 余项。该设备已成功应用于新能源电池材料、储氢材料、航空航天等领域,助力关键材料研发。
“等离子球磨机市场前景广阔,等离子球磨材料市场需求更是不可估量,”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广东华欣材创首席科学家欧阳柳章认为等离子球磨机2025到2030年将进入高速的成长期,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亿美元,复合增长率(CAGR)可达15%到20%。
发布会现场,华欣材创与多家单位达成战略合作,携手推动等离子球磨技术在全国应用。“创立华欣的初衷就是要将这项技术产业化并广泛应用,”华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华欣材创董事长朱敏表示,未来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携手合作伙伴推进材料行业高端装备国产化,助力中国材料制备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作为校地共建的重大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区目前已引进教授领衔、博士带队的高层次人才团队40余个;在园创业就业的教授、博士后、博士等超过350人;累计孵化企业129家,在园企业中90%以上与华南理工大学紧密关联;已培育有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顺德区上市后备企业)、6家省专精特新企业、2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佛山市科学技术局局长薛立伟表示,该园区已孵化了一批小而美的科创企业,积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四链深度融合,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上作出了示范、树立了标杆。佛山市将通过政策扶持、场景开放、资本对接等组合拳,支持高层次人才团队在佛山落地生根,不断完善“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的科创生态,为“再造一个新佛山”注入更多人才智慧与科技力量。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实习生 张韫婕 通讯员 华轩
图片: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
本文链接:全球首台20L级等离子高能球磨设备亮相 华工打造地方科技成果转化标杆http://www.llsum.com/show-1-41274-0.html
声明:本网站为非营利性网站,本网页内容由互联网博主自发贡献,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天上不会到馅饼,请大家谨防诈骗!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